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来源于医疗实践,几千年来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医学理论,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经,原意是“纵丝”,就是直行主线;络则是网络的意思。《灵枢•经脉》写道:“人始生,先成精,精成而脑髓生,骨为干,脉为营,筋为刚,肉为墙,皮肤坚而毛发长。”这里的“脉为营”不仅指血脉,也是指经脉、络脉。经络主运行血气,人体通过血气的流动营养全身,经络无处不到,运载血气通达肢体内脏。经脉与络脉,简称经络。中医的阴阳五行、藏象学说与经络学说相互联系而组成了经络理论系统。经络分为手足阴阳,分布在人体躯干、四肢,又与脏腑相通,形成属络关系。
经络系统以十二经脉为主,内属于脏腑,外络于支节,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,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。十二经别,是十二经脉在胸、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,沟通脏腑,加强表里经的联系。十五络脉,是十二经脉在四肢以及躯干前、后、侧三部的重要支脉,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。三百六十五络,是络脉的小支,分布到全身各腧穴。奇经八脉,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,对其余经络起统率、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。此外,经络的外部、筋肉也受经络支配分为十二经筋;皮肤也按经络的分布分为十二皮部。
砭术是我国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,与针、药、灸、导引共同组成中国五大医术。砭术是通过对人体全身表面各个部位的接触达到治疗目的的。经络系统遍布全身,砭术正是利用经络系统的通道来传递刺激、疏通血气的。针法只是利用腧穴的刺激传导气感,而砭术不仅利用穴位的传感,更多地使用络脉、经筋、皮部等经络内容,使经络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,更充分地发挥其医疗作用。 |